.
点击注册
  • 又双叒叕见海外电信诈骗骗局这些剧情太离谱……

    发布日期:2023-08-27 21:29    点击次数:155

    近年来,各类针对海外中国公民尤其是留学生的电信诈骗案件层出不穷,不少人屡受其扰,甚至深受其害。为此,外交部及我国驻外使领馆多次发布提醒,但仍有中国公民受骗上当,损失惨重。

    然而,海外电信诈骗犯罪猖獗的背后,除了犯罪分子层出不穷的骗术升级,还有部分海外同胞防骗意识的缺失。电信诈骗“魔高一尺”,防范意识就要“道高一丈”。

    QQ图片20211208124436.png

    日前,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整理发布多则真实的“前车之鉴”,教大家“慧眼识骗”。赶快和领叔一起去看

    ???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发布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系列宣传

    01

    “恋爱”陷阱

    典型案例一

    2021年7月,居住在美国西部的C女士通过WhatsApp结识一男性网友D。对方在某交友网站得知C女士单身后,对C女士展开追求并诱导其下载了他提供网络链接中的某投资类APP。初期,C女士在APP中花费1000美元购买“投资产品”,净赚20%。随后,在高额利润吸引及“有内幕消息”谎言哄骗下,C女士在10天内陆续向该平台转账总额达17万美元。直至发现D有多人名下 WhatsApp账号并多次以牙痛等理由拒绝进行视频,C女士才逐渐感觉被骗。她立即通过该APP平台申请提现资金,但为时已晚。

    典型案例二

    2019年,E先生通过交友网站结识一女性网友F。F自称在香港从事金融外汇买卖,并劝说E先生同她一起在某网络平台买卖外汇。2020年9月,F称某内部投资项目回报率高,但要求6个月内不能提现,E先生听说F已投资10万美元后,随即也在该平台转入10万美元。2021年5月,平台显示两人收益已达130万美元。待E先生申请提现时,平台要求其支付22.32万美元保证金和14.88 万美元税金后方可受理。E先生在给F以及平台转账有关保证金和税金后,F失联,该网络平台亦无法登录。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提醒

    素未谋面的网友、网恋对象推荐你网上投资理财、炒数字货币(虚拟货币)、网购彩票、博彩赚钱的都是骗子。始于网恋、终于诈骗,网友教你投资理财的都是诈骗!

    02

    消失的“房东”

    典型案例

    2021年9月,刚来美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小A抵达学校所在的华盛顿州某城市后,通过互联网信息寻得一处公寓并计划长期租住。求租全程通过电子邮件与“房东”联络。签署电子租房合同后,小A按“房东”要求将一个月房租和定金共计1000美元汇款至指定账户。收款后,“房东”迟迟不按合同向小A邮寄钥匙,并以家人生病等理由多次要求小A再提前预交额外一个月房租。小A顿时警觉,要求“房东”退款,但“房东”随即失联。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提醒

    租房买房,请通过正规网站、中介等渠道查找信息,并通过现场查看、与房东见面等方式,了解核实房东、房源情况后再转账汇款。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仅凭一个电话或简单的网络沟通,就向他人指定的银行账号汇款。在汇出大笔钱款前,务必要彻底排除是诈骗电话的可能。

    03

    “一本万利”切勿信

    典型案例

    2021年7月,在旧金山湾区居住的H女士在网络上关注了一家钱币买卖交易平台,在平台“白金会员”J先生指引下及一次次高额“收益”吸引下,陆续转账近20万美元至该平台进行投资。2021年9月,平台显示收益已达77万美元。待准备提现时,H女士按平台要求支付了9万美元个人所得税和5万美元担保金。直到约定提现到账时间,账户依然空空如也,H女士才发觉受骗,损失近40万美元。后来,H女士还飞往J先生在美东的住地查证,但J先生早已失联。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提醒

    投资理财,请认准银行、有资质的证券公司等正规途径,切勿盲目相信所谓的“炒股专家”、“投资导师”、“成功人士”。“有漏洞”“高回报”“有内幕”的虚拟炒币、炒股、打新股、炒黄金、炒期货、博彩网站等,都是诈骗! 

    04

    “来的不是客”

    典型案例

    2021年5月,在旧金山湾区居住的一位老年女士K,接自称中国警方电话表示,她涉嫌在中国犯罪,必须把名下所有存款转至警方指定账户进行安全验证。来电者还称将通报美国警方进行执法。几日后,数位自称美国警方的人来到K的住所进行“办案”,现场指导K女士把约20万美元毕生积蓄转至所谓安全账户,并收走K女士护照、绿卡、SSN卡。直到K女士在家人提醒下发觉遭遇诈骗后,已无法联系到所谓“警方”,联系收款银行被告知该款项已很快被犯罪分子跨境转出。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提醒

    诈骗分子的常用套路是编造你涉嫌犯罪的故事情节,给你造成心理恐惧。只要你遵纪守法,就不要听信任何你从未有任何涉入可能的“案件”。美国执法部门对当事人进行拘捕、遣返有既定程序,不要轻信电话中任何人声称的“官方背景”,无论对方以何种理由,向你施加何种压力,不要相信任何通过电话声称要对你进行拘捕、遣返的说法,更不要因此惊慌失措。尤其是不要在未与亲友进行充分沟通商量的情况下,迫于压力而匆忙决定汇款。

    05

    “您好!有您的快递!”

    典型案例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提醒

    近来,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接到多起领区中国公民关于遭遇诈骗集团假冒DHL、FedEx快递公司以包裹异常等理由行骗的反映。诈骗分子的常用套路是编造你涉嫌犯罪的故事情节,给你造成心理恐惧。中国执法部门也绝对不会通过网络、电话、聊天工具、传真等形式办案,不会通过这些渠道点对点地给违法犯罪当事人发送通缉令、拘留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只要你遵纪守法,就不要听信任何你从未有任何涉入可能的“案件”。

    06

    眼见不一定为实

    典型案例

    2021年7月,在硅谷工作的M女士中国护照即将到期,在网上查找申请换发护照信息时,下载了非官方的某APP(经核实为某商业机构自行运营),在该APP填报了个人详细信息后,按系统提示选择“提交给中国驻XX总领馆”。不久,M女士接到显示为中国驻XX总领馆号码的电话,对方表示总领馆接到警方通报,M女士涉嫌在中国违法犯罪,必须无条件配合办案,否则就协调美国警方抓捕M。随后,“总领馆”工作人员把电话转接至中国广州市某公安局,“警方”要求M女士把名下所有资金40万美元转账至所谓海外“安全账户”进行验证审查,以确认M女士是否无罪。“警方”还一直以办案为由,要求M女士不得与外界联系,并每日向“警方”报备自己行踪。M女士认为自己并未违法犯罪,故前往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说明情况,请总领馆证明自己清白无罪,接访领事当即指出M女士遭遇了电信诈骗。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提醒

    不法分子采用技术手段将电话号码伪装成使领馆对外公布电话,个别人轻信上当遭受经济损失。中国驻美使领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直接通知当事人涉嫌犯罪,更不会直接将来电转接中国国内警方等执法部门。中国执法部门也绝对不会通过网络、电话、聊天工具、传真等形式办案,不会通过这些渠道点对点地给违法犯罪当事人发送通缉令、拘留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中国公检法机关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让您远程转账汇款。

    美国执法部门对当事人进行拘捕、遣返有既定程序,不要轻信电话中任何人声称的“官方背景”,无论对方以何种理由,向你施加何种压力,不要相信任何通过电话声称要对你进行拘捕、遣返的说法,更不要因此惊慌失措。

    07

    以反诈之名行诈

    典型案例

    2021年5月25日,在旧金山留学的S同学接到自称中国警方的电话,对方称他在上海办理了一张电话卡,并在美国使用该号码向当地华人实施诈骗、发送虚假新冠疫苗短信等。对方还称已多次尝试联系S,因S一直未接通,这是最后一次正式通知。如S同学不配合办案,会将此事通报给美国执法机构处理。S同学坚称中国国内办理电话卡需实名认证,他本人并没有办理过有关电话卡,近期也没有回国行程“配合办案”,拒绝对方所谓的调查要求以及其他威胁,随S同学即挂断电话并联系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核实。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当即指出S同学遭遇了电信诈骗。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提醒

    近年来诈骗分子不断变换花样,假借新冠疫情防控、新冠疫苗、打击诈骗等“流行词”名义进行包装,混淆视听。诈骗分子的常用套路是编造你涉嫌犯罪的故事情节,给你造成心理恐惧。只要你遵纪守法,就不要听信任何你从未有任何涉入可能的“案件”。遇此类情况应首先怀疑是诈骗电话,无需与其纠缠。

    中国公检法机关会当面向涉案人出示证件或法律文书,绝对不会通过网络、电话、聊天工具、传真等形式办案,不会通过这些渠道点对点地给违法犯罪当事人发送通缉令、拘留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

    08

    莫把李鬼认李逵

    典型案例一

    典型案例二

    2021年8月,国内某外贸公司拟从巴西某知名企业进口牛肉至中国销售,在互联网查询该公司信息时,被冒充该企业子公司的美国某公司蒙骗,对方伪造网站、海运提单、巴西公司印章、合同等,诱骗国内公司向其汇款,金额达13万美元。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提醒

    个别外贸企业在首次与海外企业进行交易时,往往因急于出单以开拓新市场、新货源,被国际诈骗分子诈骗。交易前,一定要全面地了解对方资质、背景等信息,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仅凭一个电话或简单的网络沟通,就向他人指定的银行账号汇款。在汇出大笔钱款前,务必要彻底排除是诈骗电话的可能。

    1c5208395af14beca53eef3c597815e5.jpeg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醒:

    务必小心防范海外电信网络诈骗

    针对留学生及家长的电信诈骗案例

    近日,王女士在银行咨询理财赎回,称其今年刚刚到美国读大学的儿子小李被抽到签证复查,需要紧急核实名下财产情况,筹集了100万元人民币转至小李的账户。通过交流,银行工作人员发现诸多疑点,结合近年来各类新型电信诈骗案例的宣传警示,提醒王女士很可能遭遇了针对留学人群的诈骗。王女士立即联系小李深入核实汇款情况,但小李的电话一直占线,经过反复拨打以及微信留言终于取得联系。诈骗分子得知小李账户上已有大额资金到账,正在引导小李将资金转至指定账户。王女士和小李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及时识破骗局,避免了上百万元的经济损失。

    案例特征分析

    留学生要求家长紧急汇款

    留学生小李自称被美国签证中心抽到签证复查,需要在6个小时内提供大额账户余额证明,要求家长迅速将25万美元或100万元人民币存入他的银行账户。称自己已与学校老师核实确认,并还有其他同学被抽查,资金仅需在账上留存2、3天即可汇回。

    诈骗分子冒充警察从国内来电

    经深入交流,小李道出实情。其接到号码为“+86 020110”的国内电话,对方自称警察,提供了姓名及警号,准确报出小李的身份证件号码、所在学校等信息。对方以证实小李是合法留学为由,要求小李提供护照号码并提供大额账户余额证明,资金不足可联系家人转账。同时,强调该案件属于秘密调查,不允许告知家长,并为小李提供了前述话术。

    小李上网查询了警察信息,发现确实有同名警官,同时考虑到仅需提供自己账户内资金余额,并没有实际资金风险,便放松了警惕,配合对方按照话术向家人提出转账需求。

    诈骗分子得知留学生账户余额后密集催促转账

    当小李收到家长转入的资金并以截图形式向对方展示后,对方便反复拨打小李电话,进一步的施压和“洗脑”,要求小李将资金汇到指定账户,并以持续通话的方式尽可能减少小李与外界联系的机会,使其一步步陷入骗局之中。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醒:

    海外电信网络诈骗猖獗,一些不法分子将目标瞄向留学生群体,需要引起高度警惕。本案例中,诈骗分子利用留学生和家长国内外沟通不便、家长不了解国外有关部门签证复查要求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实施诈骗。

    中国驻外使领馆和国内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方式索要公民个人信息,也不会电话通知当事人涉案情况,更不会要求当事人提供个人银行账号或转账汇款。

    为防范资金风险,留学生及家长可根据自身日常资金需求及风险偏好合理设置限额。多关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例宣传,增强防范意识,不要轻信任何涉及个人财务信息、要求转账汇款的电话及邮件等,守住不转账、不付钱、不透露个人信息的底线。

    76a4905620b549d5bf186c50c5abeb26.png

    领叔提醒

    来电号码可伪造,“使馆”来电应警惕

    “虚拟绑架”常发生,理性判断莫慌张

    所谓“文书”破绽多,不听不信不转账

    诈骗套路常更新,拆穿骗局共努力

    领叔在此提醒海外中国公民,虽然骗子的骗术五花八门,但如果大家常备警惕之心,牢固树立安全观念,还是可以识破诈骗者的意图。

    如不幸上当受骗,应及时向当地警方报案,同时向国内公安机关报警。受害人无法直接向国内公安机关报案的,可通过国内近亲属及时报案,并向报案地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请求帮助(拨打110即可)。

    38a5acd14274465e962cd45266049143.png